来源:矾山发布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从襁褓中咿咿学语、庭院里蹒跚学步,再至校园里识字明理,十年,孩子们已由“呱呱坠地”的可爱婴儿成长为今日英俊的追风少年。这十年,值得珍藏,更值得铭记。 4月20日中午,矾山镇第一小学的十岁学生们统一着勾勒精致古典花纹的大红色汉服,女孩用垂挂红色流苏的精巧发簪盘起长发,精神抖擞,队列整齐地排列在后操场上,每个细节,无不彰显着他们今天特殊的主角身份。
活动在主持人激动的开场白中拉开了序幕,整个仪式遵循古礼进行,过文枢门、行盥洗礼、躬行谢师礼、拜谢父母……接受成长的“洗礼”。 老师与家长们共同见证孩子这一重要成长时刻,让孩子们学会感恩,懂得立志,知晓责任与担当,这也是该校首次举办十岁成长礼仪式。
文枢,即文化中枢、人才荟萃之地,入文枢门,寓意着孩子们学有所成。孩子们迈着稳健的步伐,昂首走过这道门,迈入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
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服章此乃我华夏民族文化之精髓。 今日众学童着汉服,行汉礼,整我额冠,服我霓裳,重现我炎黄华美之衣冠,弘扬我中华传统之仪范。
华夏乃礼仪之邦,大礼之前需净手洁面,双手熏香,以示隆重。老师为孩子们净手,意为希望孩子们今后专心致志读书学习,知书明理。
校长致词
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古人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学莫重于尊师。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众学童躬行谢师之礼!
最早记载出于礼记中《冠仪》一篇,拜师,择吉日,一般都有三、六之数,意味着“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上茶时,要求上茶人举杯齐眉,以腰为轴,躬身将茶献出。
恩师教导 恩师训示教导,众人聆听!
宽阔的操场上,回荡着孩子们整齐明朗的诵读声,书声朗朗,清脆嘹亮。欲授其艺必先传德,蒙学之初,学文先学三字经,学礼先学弟子规,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美德。
家长代表诗朗诵《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惊喜》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是以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众学童行拜谢之礼!表演《听我说谢谢你》手势舞用最简单的动作表达对父母的爱。
学子将心愿放于气球,任其高飞,如鸿鸪之志,志在千里!
礼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谦谦君子,衣冠楚楚,大行汉礼,习德明智。东方学子,礼毕气成。
“十岁,我们将告别童年时代,渐成翩翩少年。十岁,感恩父母养育,感恩师长教诲……”活动在全体学生成长宣誓中落下帷幕。
|